• 川渝视线
    手机版
    川渝视线
  • 川渝视线
    微信
    川渝视线
首页 > 医疗教科 > 正文

重庆已建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50所
2024-04-22 11:01:37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作者:王萃 

       绿茵场上,追风少年们铆足劲肆意奔跑、挥洒汗水,停球、盘带、过人、射门……尽显阳光健康、活力自信。

足球梦牵动着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关键一步;足球梦也牵动着育人梦,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

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此为核心,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加强顶层设计、理顺体制机制、推进政策落实,筑牢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根基。

当足球遇到了校园,面向人人的足球充分彰显育人功能。我市大中小学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文化活动,组织校园足球为主题的征文、摄影活动,邀请足球名宿和知名专家学者进校园讲足球故事,加快推进足球课程改革,积极推进足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建立建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50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135所,全国校园足球工作试点区县5个,全国校园足球工作改革试验区1个、满天星训练营2个,特色引领带动整体发展。全市经常性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由不足2万人增至200余万人,其中女学生参与人数由3000人增至60余万人。

当校园遇到了足球,打通了一条更广阔的学生成长空间。每年组织足球特长生参加全国校园足球赛、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等高水平赛事,有300余名小、初、高中学生通过比赛和活动获评国家三级、二级、一级运动员。近年来,我市2000多名学生通过足球运动特长进入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高校,我市还向国家青年队、校园足球国家队输送了200余名优秀运动员。重庆部分中学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建成“双一流高校足球生源基地学校”。重庆市高中体育后备人才足球试点校由4所增加至34所,建成6所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吸纳优秀足球人才。

当少年遇到了足球,赛场比拼踢出精气神。我市健全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全市建成班队2万余个、级队6000余个、校队1000余个,每年开展校内联赛、校际联赛、区域选拔赛4万余场次,市级总决赛900余场次,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拼搏出最美的画卷。

足球梦深种少年心,绿茵场放飞新希望。

近年来,我市组队参加全国校园足球联赛,获冠军4个、亚军4个。每年参加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入选最佳阵容数量居全国前列。第二届追风联赛全国总决赛中,来自“大山里的铿锵玫瑰”的石柱县三河镇小学女足获全国冠军。中学女子足球、大学男子足球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第六名,大学女子足球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第八名。

校园足球的发展,体育质量的提升,促进广大青少年成为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强国一代”。瞄准未来,我市将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强化保障,不断引领青少年爱上足球、爱上运动,让体育强国梦“燃动未来”。

沙坪坝区山洞小学

小足球大学问 文武双修“足”够精彩

要问沙坪坝区山洞小学孩子们最爱的运动是什么?

回答一定是足球。就连文静的女孩子,在球场上奔跑起来也有别样的精气神。学校连续3年获评全国活力校园“前百强”,近3年获市级及以上足球比赛冠军20余次。

一个小小的足球,承载着孩子们的汗水和欢乐,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和荣耀。原来,学校以足球为媒,文修足球之“礼”,武练足球之“力”,神聚足球之“魂”,走出一条“崇文尚武铸魂”的足球课程育人之路。

小足球大学问,山洞小学赋予足球运动更多内涵。

先学做人再踢球,践行礼仪踢好球。学校让中华传统礼仪、体育精神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一日礼仪短课、一周礼仪长课等“四个一”的常态化礼仪文化教育模式,让足球礼仪“入脑”。利用观看纪录片、典型案例解析等方式,让礼仪文化“入心”。编写足球礼仪校本读本,提出赛前球衣鞋袜整齐收纳,赛后垃圾自行带离等12条足球礼仪,让足球礼仪“入行”。

为了提高学生足球技能和水平,学校武练足球之“力”,系统推进校园足球课程改革,建构“ABC+1+X”足球校本特色课程模式,实施足球校本特色课程课堂教学规范化、大课间活动常态化等“五化”管理,构建“3+N”多维评价体系,优化过程评价,让学生练就本领、掌握技巧。

学校还深入挖掘校园足球育人功能,通过增设无守门进球赛、轮换赛等新颖赛制,开展“运球九宫格”“桌面足球”等协作类游戏,评选校园足球小明星等活动,锻造勇敢顽强意志,彰显足球运动“聚神”功能。4名学生先后入选“国字号”球队。学校于2021年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特色学校。

重庆七中

体教融合破困局 校内校外齐开花

每年约5000名学生经常性参与校园足球学习活动,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和达标率逐年上升,全市名列前茅;

每年有近70余名足球特长生过关斩将参加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总决赛等近30余场高水平足球赛事,各大赛事表现亮眼;

每年都有一批学生通过足球特长进入一流名校,截至目前已有70余人成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

这就是足球名校重庆七中。在这里,体育不仅仅是一种竞技,更是一种文化、思想和境界。早在1921年,就有过校足球队赤脚击败英国水兵足球队誉满山城的典型事例,“赤足精神”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七中人。

百年沧桑,一路芳华。光荣的革命传统、勤奋的学习传统、蓬勃的体育传统,滋养着七中教育人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破解优秀后备人才不足等难题,积极探索新时代体教融合培养优秀体育特长生的新模式和时代意义。

小小足球运动,牵动多方心。沙坪坝区教委和体育局给予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俱乐部立足专业管理,负责专业训练,整合社会资源;学校提供政策和人员支持,并给予制度保障,在各级主管部门高度的支持下,七中自我加压持续创新,以百年足球传统文化丰富德育内容,建设“三塑育人”体健课程创新基地,在山洞小学等15所足球特色小学设立足球训练基地,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建成双一流高校足球生源基地学校……校园足球建设有声有色、硕果累累。

足球运动的开展带动了全校85%以上的学生参与足球运动,为社会培养了近300余名足球教练人才,建立了15所东川足球训练基地学校,带动了区域足球运动的发展。近10年,学校承办全国、市级足球比赛和现场会65次,获“全国培养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全国校园足球工作优秀学校”等国家级荣誉6次。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三个坚持”擦亮校园足球金名片

“一记倒挂金钩,球进了!”“连续的远射破门,非常精彩!”……绿茵赛场上演巅峰对决,重庆十八中校园的足球艺术节闪耀熠熠星光,这是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一个精彩实践。

作为“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年度优秀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重庆十八中坚持正确导向,制定育人目标;坚持系统推进,改革育人方式;坚持统筹协调,强化育人保障。推进校园足球蓬勃开展,帮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合理的育人制度和出色的训练方式,助力重庆十八中女足取得2021年重庆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U15女子乙组冠军、2021年重庆市第六届运动会初中女子丙组冠军、2021年重庆市校园足球精英组总决赛初中女子甲组冠军、2022重庆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U15女子乙组冠军、2023年重庆市校园足球总决赛初中女子乙组冠军、2023年重庆市校园足球高中女子乙组冠军、2023年重庆市校园足球总决赛高中女子甲组冠军等辉煌成绩。

据了解,学校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以落实足球课程目标任务为评价依据,制定普及、提高、专业三级育人目标。

以深化足球教学改革为重点,学校成立足球课程开发小组,组长由分管副校长担任,编制《校园足球》校本教材,配套初一、初二、高一、高二足球课程,每学期安排15课时—20课时,探索校园足球大数据建设,实施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积极性。

以优化足球竞赛机制为核心,学校建设集“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出国交流比赛”为一体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打造以校园足球明星榜、校园足球文化宣传栏、足球文化长廊、校园足球文化节为主要内容的校园足球文化平台。

此外,学校建立培训、教学、器材建设等综合保障体系,多途径提升教练队伍技术战术水平,完善社团管理制度,强化招生与教学管理、训练与竞赛交流、校园足球文化活动与宣传,推动校园足球继续创新发展。

杨家坪中学

深化体教融合 打造“三+”校园足球

在杨家坪中学的绿茵场,足球健儿们全神贯注地踢着球,每一个动作都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一提到重庆校园足球,很多人会想到作为全国校园足球示范区的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是其中典范。

近年来,学校以深化体教融合为主线,探索具有鲜明杨中辨识度的“特色化+”“跨界化+”“品牌化+”的“三+”校园足球模式,走出以体明德、以体益智、以体载美的发展之路,用足球踢出一条让更多学生受益一生的漂亮弧线。

以试点班的形式开办“大成足球班”,学校为该类班级配套优秀师资,班主任由本级足球队的总教练担任,从竞训到学习全面进行班级的管理,实现了师资“量身定制”,“特色化+”助力成长。

创新“一盘棋、一体化、一贯制”发展机制,学校推进作息、教学、训练、比赛等关键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多维潜能,让学生在“竞技者”与“学习者”之间自由切换,实现了学训“协调发展”,“跨界化+”达到平衡。

学校还促进“竞技足球精英化品牌+校园足球普及化品牌”的双轨协同发展。在周末开放学校足球场,将“对手”请进来;依托绿杨俱乐部、满天星训练营等载体,走出去以“球”会友。通过足球专项教学、足球选修课、年级五人制足球联赛等,形成全等级赛事链,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实现了交流“内外联动”,“品牌化+”提升影响。

做“足”文章,以“球”育人。学校以“三+”校园足球,打开体教融合新天地,培养拥有“一颗阳光心,一副好身体,一身好才艺,一个好习惯,一群好伙伴,一生好品格”成就的大成少年。

沙坪坝区山洞小学

小足球大学问 文武双修“足”够精彩

要问沙坪坝区山洞小学孩子们最爱的运动是什么?

回答一定是足球。就连文静的女孩子,在球场上奔跑起来也有别样的精气神。学校连续3年获评全国活力校园“前百强”,近3年获市级及以上足球比赛冠军20余次。

一个小小的足球,承载着孩子们的汗水和欢乐,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和荣耀。原来,学校以足球为媒,文修足球之“礼”,武练足球之“力”,神聚足球之“魂”,走出一条“崇文尚武铸魂”的足球课程育人之路。

小足球大学问,山洞小学赋予足球运动更多内涵。

先学做人再踢球,践行礼仪踢好球。学校让中华传统礼仪、体育精神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一日礼仪短课、一周礼仪长课等“四个一”的常态化礼仪文化教育模式,让足球礼仪“入脑”。利用观看纪录片、典型案例解析等方式,让礼仪文化“入心”。编写足球礼仪校本读本,提出赛前球衣鞋袜整齐收纳,赛后垃圾自行带离等12条足球礼仪,让足球礼仪“入行”。

为了提高学生足球技能和水平,学校武练足球之“力”,系统推进校园足球课程改革,建构“ABC+1+X”足球校本特色课程模式,实施足球校本特色课程课堂教学规范化、大课间活动常态化等“五化”管理,构建“3+N”多维评价体系,优化过程评价,让学生练就本领、掌握技巧。

学校还深入挖掘校园足球育人功能,通过增设无守门进球赛、轮换赛等新颖赛制,开展“运球九宫格”“桌面足球”等协作类游戏,评选校园足球小明星等活动,锻造勇敢顽强意志,彰显足球运动“聚神”功能。4名学生先后入选“国字号”球队。学校于2021年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特色学校。

石柱县三河镇小学

大山的孩子也能踢出精彩未来

大山的绿茵场,温润孤独的心灵;拼搏的奖杯,闪亮童年的时光。纵然没有父母的陪伴,你们心中,依然有爱有快乐有梦想。你们坚信,只要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

这是石柱县三河镇小学女子足球队获得“2017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特别奖”的颁奖词——《筑梦少年》。

十年前,一群黑、瘦、小的女娃娃,穿着廉价的胶鞋,踢着几元钱一个的胶球,在尘土飞扬的水泥地上奔跑、传球、射门;十年后,一张大红喜报,第一批20名留守女童足球队队员中19人分别考上同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知名大学。

去年9月1日,学校开学典礼上,当年的小队员秦芙蓉拿着东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告诉小弟弟、小妹妹们:“有梦想,就去追”“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这是教育的力量,这是足球带给孩子的蜕变。

石柱县三河小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山里的农村小学,学校近千名学生60%是留守儿童,就在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山谷洼地里,一支几乎全部由农村留守儿童组成的业余球队,逆袭打败所有重庆城区强队,成为校园足球联赛市级总决赛冠军,随后连续8年保持全市校园足球比赛领先水平,获得30个市级以上赛事冠军、亚军,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优秀学校”,在全国教育界和足球界声名斐然。

“校园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足球运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竞争意识、自信心等品质,为孩子们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三河镇小学负责人说。

基于此,学校以足球精神为基点,提出“以球润德、以球启智、以球健体、以球育美、以球促劳”的育人目标,构建了“三常两育一促进”的校园足球训练发展体系,聚焦校园足球发展教育特色,全面实施跨学科融合育人,让大山里的乡村孩子实现了“踢出精彩、踢出智慧、踢出未来”的人生梦想。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王萃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删除。

  校审:丽虹  责任编辑:赵华勇  编辑:黄媛媛

上一篇:教育部提醒毕业生警惕四类求职陷阱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推荐
  • 重庆市南川:金佛山杜鹃花开万紫...

  • 各地迎清明小长假返程客流高峰

  • 清明小长假,四川省A级景区累计接...

  • 春风如酒向未来 第二十届中国国...

  • 学员用心跟岗 导师尽心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