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有废水排放,但污水处理设施前端无进水。”
“污水不可能凭空消失了,一定有问题。”
不久前,川渝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检查工作组在对四川薯一份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正常生产时,车间有废水排放,可废水并未接入污水处理设施。
面对工作组的询问,公司法人和现场负责人均无法解释废水去向。
随后,执法人员通过对企业厂区内生产及冲洗废水收集口投放示踪剂进行比对实验,确认该企业通过暗管将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直排市政污水管网,构成了私设暗管偷排废水的环境违法行为。
近年来,川渝生态环境部门采取“省级交叉+地方自查”相结合、“线上排查+线下执法”相结合等方式,抽调两地执法骨干成立现场检查组,开展跨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了跨区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推动解决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2023年,川渝两地生态环境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排查点位300余个,发现问题451个,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7起。
不仅如此,川渝两地多举措并举,着力破解跨界污染协同治理难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能级不断提升,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不断筑牢。
川渝还联合发布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标准编制规范,共同编制完成水泥、玻璃、陶瓷工业大气污染物和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共同建立实施成渝地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
此外,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从川渝拓展延伸到云贵湘豫等6省市,川渝共建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有关经验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广。
数读
1.81条川渝跨界河流完成“一河一图一策”编制。
2.川渝25个跨界河流国控断面水质100%达标。
3.川渝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排查点位300余个,发现问题451个,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7起。
4.川渝两地共享空气质量监测数据2200万余条。
5.长江干流川渝段监测鱼类资源量增长147%。
6.川渝两地有关单位累计签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超120项。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维灯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