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企业互为上下游,打造“不落地”的铝循环
在广元经开区,沿着东西走向分布、几公里范围内,电解铝原液生产企业、铝基材料生产企业、边角料循环使用企业集聚成团成链。
一车电解铝原液,从龙头企业四川中孚科技有限公司到中游铝基材料生产企业,最快仅需5分钟——从“车间到车间”,基本实现“铝液不落地”。
更让人称道的是,下游循环再生铝企业,主动把边角铝料送到中游铝基材料生产企业,利用高温电解铝原液融化边角铝料生产再生铝,再迅速回到下游企业,对其再次开发利用……
在这里,系列企业组成一个“不落地”的铝循环,围绕绿色铝的产业链条越延越长。7月21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广元经开区进行探访。
省时节能
高温铝原液直达“邻居”车间
当日,在四川万顺中基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卷卷生产完成的铸轧铝卷码放得整整齐齐。一旁的生产线上,铸轧轧制班班长鲜永强戴着安全帽站在机台前,紧盯生产线运作情况,并时不时检测铝板带宽度是否达标。
“不要小看这些铝箔,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食品包装、电池等都用得到。”万顺中基铝业总经理秦富炳介绍,公司全部达产后,可年产锂电池正极用铝箔坯料8万吨、双零铝箔(通常为厚度小于0.0075毫米的铝箔)坯料5万吨。
这些铝制产品的原料,来自隔壁的电解铝原液生产企业——四川中孚。
每天,每隔半小时,就有一辆铝液抬包运输车从四川中孚开出,满载近千摄氏度的电解铝原液驶来;5分钟后,这些原液直接进入万顺中基铝业生产车间。
从车间到车间,电解铝原液直接浇筑成铝箔材料,省去购入铝锭再熔化、再铸浇的工序。“省时、节能,公司成本实打实地降下来了,净利润大幅度提升。”万顺中基铝业负责人说。
比万顺中基铝业更早享受到产业链便利的是广元市安驭铝合金车轮有限公司。早在10多年前,安驭车轮选择落户广元,就是看中了广元雄厚的铝产业基础。
安驭车轮所需的原料,由广元最早的电解铝企业广元弘昌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供应,两家企业仅隔几百米。
每天,10余吨电解铝原液从弘昌晟铝业直接运送到安驭车轮的铸造车间。只需15分钟,火热的铝液就顺着运输管道流入车间。工人只需从取水炉里舀起铝液,浇铸在模型上,再经过降温、毛坯成型、机械加工、打磨、喷涂等工序后,一个个光亮的铝合金轮毂便“诞生”了。
“铝液直供有两大好处,一是降低上游企业制作铝锭的能耗,二是下游企业不用将其回炉熔化,大大降低能耗和成本。”安驭车轮总经理助理赵钢毅介绍,直接用铝液生产的铝合金轮毂,能耗低、产品优、市场竞争力强。
互相成全
原液化“余料”后循环再利用
在广元经开区,铝基材料生产企业和铝型材生产企业互为上下游,你向我供料、我向你供成品。企业“互相成全”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产业发展密码?
在广元市国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叉车不停地转运铝料,预处理生产线、熔炼炉、铸造机等生产设备快速运转。该公司以经营各种规格高端铝棒为主。
熔铸车间里,高达980摄氏度的电解铝原液,从上游的四川中孚、弘昌晟铝业等运送至此。工人操作机器,将边角铝料和电解铝原液按比例投入熔铸炉。利用上游铝原液的高温,这一环节只需消耗少量电能,就能将边角铝料和电解铝原液加工成铝棒等产品。它们在随后的生产线上将被制成各类建筑型材、铸造合金等产品。
“我们依托周边企业的优质电解铝原液,加入循环再生铝,衍生建筑型材、工业型材、铸造合金3条细分产业链,生产了20余种终端产品,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近30亿元。”国盛环保总经理彭必坤介绍,之所以叫循环再生铝,是因为公司使用的铝料,有一部分来自下游生产企业回收来的边角余料。
广元美盛铝业有限公司是国盛环保的下游企业之一。每个月,国盛环保从美盛铝业回购边角余料200余吨。重新熔铸后生产的产品,又再次卖给美盛铝业,进入循环利用。
这样的铝循环,上下游企业都能受益,稳定的供销关系还能助推节能降耗。
彭必坤透露,目前1吨再生铝的能耗是电解铝液的5%,与生产等量的原铝相比,生产1吨再生铝可节约3.4吨标准煤、节水14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20吨。
广元是“北铝南铝”交汇之地,也是我省铝基新材料产业唯一基地市,发展循环铝是广元强链延链补链的重要环节。目前,该市已构建起“绿色水电铝-铝精深加工-铝资源综合利用”全产业链,规上企业近50家,电解铝产能达61.5万吨(占全省产能58%、规模居全省第一位)、再生铝产能达170万吨,铝加工能力达180万吨。
打造“不落地”的铝循环,广元再次布局。广元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以打造中国绿色铝都为引领推动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打造铝基新材料这个超千亿产业集群,到2027年,形成100万吨电解铝、200万吨外购铝锭、250万吨绿色循环再生铝的原铝规模。(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