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由重庆市委网信办指导、大足区委网信办主办的“e链大足·共赴未来——高质量发展看大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大足举行。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网络媒体,重庆日报网、封面新闻等川渝网络媒体的记者以及网络大V们,用镜头和笔触记录大足高质量发展成果。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当前,大足正积极建设配套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特色产业体系,立足“桥头堡”城市定位,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高地。当天,参加活动的网络媒体记者深入园区、企业,对大足如何打造特色产业高地一探究竟。
日产轿厢门板2000套生产线上却只有一名工人
“我们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通过数智化赋能,推动电梯产业高质量发展。”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孔宏伟谈及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果时,颇为自豪。
施密特电梯2015年落户大足高新区,一直专注于各类电梯的研产销服一体化,成功获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级“绿色工厂”,还成为大足区民营经济前十强。目前,该公司年生产电梯3000台套,产值2.5亿元,产品除覆盖川渝两地,还远销国内其他地方及海外市场。
记者在斥资1.2亿元打造的施密特智能制造车间看到,包括6道工序的电梯轿厢门板生产线上,有多台机器人挥舞臂膀,却只有一名工人正熟练地输入参数、对设备进行调试管理。“如果不坚持走智能制造道路,以数字化赋能企业转型升级,这条生产线至少需要6到8名工人。”孔宏伟介绍,目前整条生产线可日产轿厢门板2000套,却只需一名工人进行操作管理。
“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赋能,让我们的产品质量过硬,且相较于国际一线品牌更具价格优势。另一个能够让我们深耕川渝市场的原因则在于,我们能够提供及时高效的电梯维保服务。”孔宏伟表示,施密特电梯近八成市场份额集中在川渝两地,除了为新建楼宇配套,还主要承接加装改装电梯业务。
施密特电梯只是大足区打造特色产业高地,加快智能电梯产业补链强链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区已集聚电梯整机生产企业5家、零部件生产企业17家、研发项目2个,其中规上企业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现有产业产能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整机4万台、产值100亿元以上。2022年,大足高新区成功获批建设重庆市智能电梯产业示范园。
研发和营商环境良好引来年产百万台新能源摩托车项目
“到今年底,公司将形成100万辆新能源摩托车产销规模,产值达30亿元。”在台铃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车间,该公司副总经理刘朝健面露喜色地告诉记者,自去年底正式建成投产以来,公司很快迈入产销“快车道”。接下来,通过总计三期的项目建设和产能扩充,到2028年,企业有望实现年产400万辆新能源电动车目标。
记者了解到,台铃科技是国内第三大新能源电动车制造企业,总部位于广东深圳,在全国拥有9个生产基地。大足区的这一生产基地主要辐射西南及西北地区业务,并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线研发。
“之所以选择大足,主要是看重这里良好的研发环境和营商环境。”刘朝健告诉记者,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山地多、坡度陡,要占领这一区域新能源电动车市场,必须依靠真实使用环境,研发功率更大、更适合爬坡的产品,重庆地理环境刚好满足了这一研发需求,而大足区面向企业推出的“保姆式”服务营商环境,也让企业投资倍增信心。
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专用车和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产业深度发力,大足具有先天优势和足够底气。
大足被誉为中国重型汽车的“摇篮”,专用车产业本地配套率超过70%,还建成了重庆市专用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摩托车产业园。数据显示,该区现有相关企业1100余家,其中专用车整车企业8家、零部件配套企业200余家,年生产能力7万辆以上,2022年产量2.8万辆、占全市的25%以上;摩托车整车企业27家,全部投产后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辆、占全市的25%以上。
免责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川渝视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编辑:黄媛媛 校审:赵华勇 责任编辑:蒋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