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川渝人社合作走深走实,11月30日至12月1日,川渝人社合作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在荣昌区召开。
今年川渝两地提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人社部门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惠民利民上有哪些“硬核”举措?哪些领域取得了标志性成果?2024年又如何将合作引向深入?
▲会议现场。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政策“组合拳”携手增进民生福祉
今年2月,川渝两地共同签署《川渝人社合作2023年“十大行动”合作协议》,提升川渝两地群众生活便利度和舒适度。
在本次会议上,双方发布了川渝人社合作2023年“十大专项行动”标志性成果,包含共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先行区、川渝两地就业政策服务互通共享、川渝两地养老保险政策协同相融、川渝两地养老保险关系“便捷快转”、共建“6+N”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体系、共建巴蜀技能人才高地、川渝两地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同城化”、构建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新样板、开创川渝人社普法宣传新路径、社保卡“一卡通”提档升级。
其中,政策协同融合是“十大专项行动”成果的高频词。
比如,为实现就业政策“同城同待”,两地在创业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方面率先打破川渝户籍限制。今年,重庆为2.1万名川籍劳动者落实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创业资金1.2亿元。
在社保政策“共谋共推”方面,两地持续深化养老、失业保险政策协同机制,签订川渝养老保险政策协同协议,重庆、成都全域均纳入个人养老金先行地区。今年,川渝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涉及资金近1400万元,超前两年总和。
此外,在人才政策“互联互通”方面,两地打破地域限制,川渝职称结果互认和专家互派、博士后学术交流工作持续深化,实现川渝两地事业单位信息“一体化”、公开遴选“同城化”。今年,川渝两地209家事业单位发布面向川渝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遴选岗位673个。
聚焦群众所盼大力推进“同城待遇”
“十大专项行动”标志性成果还围绕现实所急、群众所盼,彰显了人社民生温度。
如以推进改革“一体化”为例,川渝两地率先推动养老保险关系“便捷快转”,在全国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实现养老保险“三险种”全部纳入定期结算范围,实现转移业务当天即可办结。2022年,川渝互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2.7万人次,应转资金6.8亿元,结算后仅划拨一笔差额资金51.1万元,占应转资金总额的万分之7.5。
同时,两地人社部门还持续深化社保卡“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联合印发《川渝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协同发展工作方案》,实现社保卡“一卡通游、一卡通购、一卡通行”,遂·潼社保卡试点在交通出行等4个领域23项功能率先实现互认互通、协同共享;5857个通办网点实现社保卡申领等全业务通办,累计办件量达47.1万人次。
“今年以来,两地倾力推进‘五件大事’‘十件实事’‘六项举措’‘十大专项行动’落地见效,上线川渝人社‘跨省通办’服务43项,年均办件能力突破18万件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四川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晓东说。
川渝“连环招”交出高分报表
2024年,川渝人社部门如何将合作事项落地落细,交出人社系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高分报表?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杨松表示,接下来,两地人社局部门在区域协同方面,将努力提升成渝双核引领,以成渝双核各区(市)县的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支持成渝中部“八区八市”在协同推进人社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就业创业活动共推等方面积极探索;支持高竹新区川渝合作高水平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养老保险、就业创业等政策相融机制。
在共推人社事业高效能合作方面,两地人社部门将强化重大平台和改革协同,搭建专技人才共引共育平台,协同推进“巴蜀工匠”协同培养融合区、职业能力建设创新改革先行区等平台建设。协同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高校等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开展统筹城乡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创新试点等。
在重大项目和政策协同方面,两地人社部门将做强技能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共建共享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做优专家团服务基层、科研人员顶岗培养等项目。持续深化就业创业政策共享,推动实现川渝就业创业“同城同待遇”。
此外,两地人社社部门还将共同打造川渝人社“数据湖”,扩大“会、展、赛、论、训”等活动影响力,完善人社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强化人力资源服务协作,深入实施“一卡通”应用行动等,以“服务之效”增强“惠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