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每个老百姓的期盼,也是全市卫健系统共克时艰、砥砺前行的初心。近年来,达州卫生健康系统聚力战疫情、抓改革、促发展、保健康、惠民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健康达州”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疫情防控慎终如始
2019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面对疫情,我市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迅速行动,加强研判,强化流行病学调查,改善医疗措施,强力保障全市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我市还积极做好应急支援工作。2020年,抽调20名医护人员组建达州援鄂医疗队进驻武汉协和医院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022年4月,抽调27名核酸检测人员及30名医护人员分别组成援吉核酸检测队、援吉医疗队支援吉林。2022年5月,邻水暴发疫情,我市又派出了1辆核酸检测车、2支核酸检测支援队、1支院感支援队、2支负压救护车队。
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后,我市对待疫情防控慎终如始,实施“主动防疫”战略,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结合2020年疫情防控经验,我市补齐防控能力短板,2021年购置89台PCR扩增仪,163台核酸检测仪,加强各定点医疗机构核酸检验能力,单检能力从4.9万管/日提升至11.4万管/日。2022年我市拟增加19辆移动核酸检测方舱(车),211台核酸检测设备,目前设备车辆陆续到位中。此外,我市还陆续开展了数十次聚集性疫情处置、全员核酸检测、病区封控管理等应急演练,全面提升疫情应急实战能力。建立了达州市防疫信息共享平台和来(返)达人员排查报备机制,开发疫情防控社区手机报备小程序与“达州市场所码”,实行“大码加小码”,提前精准掌握来(返)达人员信息,实行落地即排查、落地即检测、可疑即管控,针对快递物流、老旧小区等防控薄弱点,制定规范管理制度,封堵防控漏洞。
医疗服务不断优化
为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我市引进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完善健康服务体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看病,看好病。
近年来,我市先后与四川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与华西二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签订深化合作办医协议。目前,华西达州妇女儿童医院已正式运营。我市正积极对接省人民医院指导建设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与四川文理学院合办医学院、宣汉县人民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深入合作、达州妇女儿童医院与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合作共建“达州市儿童青少年眼保健中心”。宣汉和大竹县人民医院达到三级甲等标准,达川区和渠县人民医院达到三级乙等标准,其余3个县(市、区)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通过推进医联体规范化建设,我市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也有所提高。“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已不再是一纸空谈,逐渐成为达州市民都能享受到的实惠。
随着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加快建设,我市实施万达开医疗服务同质化工程,建立万达开毗邻地区“120”两小时应急救援圈,逐步建立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攻关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万达开三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约56万例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1270余万元。
公共卫生稳步发展
建设强有力的公共卫生体系,我市将提高重大传染病和慢病防治能力作为重点,创新艾滋病防治“随访管理”及“监测干预”双下沉工作,探索“规范诊断在上级、监测治疗在基层、康复管理在社区”的慢性病防治新模式。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我市建成了多家传染病监测实验室,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13年低于全省平均值。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从2015年全省第3位下降到2021年第12位。结核病报告发病率连续8年呈下降趋势。全市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超过99%。在慢病防治方面,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为77.82%和74.40%,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为57.71%。
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大竹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宣汉县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暗访;全市医改取得重大进展,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越来越进步的卫生健康事业,让健康达州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据统计,2021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57岁,较2015年提高2.54岁;2017年至2021年,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11‰、4.04‰,分别较2017年下降了45%、25%。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达到或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继霞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校审:丽虹 责任编辑:赵华勇 编辑:黄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