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渝视线
    手机版
    川渝视线
  • 川渝视线
    微信
    川渝视线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重庆梁平深耕林业生态产业开拓绿富双赢之路
2022-10-18 08:52:30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黄媛媛 

  千畴绿景万轴画,山峦苍翠醉游人。漫步梁平,无论何时,无论城乡,目之所及,总跳动着鲜活的绿色,草木的清香、飞鸟的灵动,一派盎然生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近年来,梁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落实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林长制工作落地落实,聚焦“制度化管绿、系统化护绿、科学化增绿、多元化活绿、产业化用绿”,履行绿色发展职能,围绕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山林资源,进一步放大山的特色、林的优势,持续探索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一本“生态经”,满眼“绿富美”。寒生露凝,秋意渐浓,让我们走进都梁,倾听这片土地奏响的绿色发展协奏曲。
 
  护绿向美生态兴
 
  10月10日,屏锦镇竹海村,随着无人机启航,但见青山葱郁,七涧河如翠带镶嵌,伴着林海清风,一片绿意蔓延,山清水秀如是。
 
  “我们每个月至少会对重点林区进行2次飞行巡航,对森林火情、盗伐滥伐、破坏林地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梁平区林业局无人机操作员韩如意介绍,采用无人机巡航能有效弥补人工步巡耗时长、范围小、效率不高的不足,更及时地掌握情况,提高巡林质量和管控效果。
 
  以林长制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人防+技防+物防”组合拳让梁平区护绿工作成效显著,近3年来实现了“零”森林火灾和“零”人员伤亡目标。
 
  林长制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田”。近年来,梁平全力推进林长制工作落地落实,将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责任落实到党政领导,构建起“三级林长+网格护林员”责任体系,实现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山林资源安全,履行护林增绿职能,千方百计保存量、想方设法扩增量、毫不松懈遏减量,在更高标准提升森林覆盖率上展现更大作为。
 
  守护一片绿色,让大地青山常在。尤其是作为全国松材线虫病与马尾松林改培试点唯一承接区县,如何实现松材线虫病的科学防控、系统治理?打好“组合拳”,探寻新经验,梁平林业深谙其理。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松树一旦染病,最快40天即可枯死,松林从发病到毁灭只需3至5年时间,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虫害。
 
  “围绕试点工作,我们建立了四级监测网络,全区395名网格护林员和各级林长严格执行各项防控任务,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梁平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松材线虫病防治已实现变被动防治为主动出击、变采伐治理为综合施策、变焚烧处理为安全利用、变疫情防控为全产业链发展的四大转变。
 
  以综合施策为例。梁平区紧扣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搭建起“人防+技防+物防+联防”综合防治体系,近年来累计飞防作业面积达34.2万亩,对1297棵大(古)松树实施树干打孔注药,聚力研发的梁平智慧林业系统结合国家“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监管平台”,实现了检测、除治、监管等防控全过程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自2018年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出现拐点至2021年底,病死松树由34857株下降至4931株,实际发生疫情小班数量由1013个下降至615个,实际发生面积由8.29万亩下降至5.15万亩,连续3年实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小班、面积和病死松树数量“三下降”,防控形势根本好转。
 
  动植物的增多,是护林增绿成果直接印证。随着造林绿化、封山育林、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等工作持续推进,梁平区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多。为此,梁平区探索了“陆生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今年以来,累计出险140余起,预计赔付总额将达10万元,有效解决了生态美的“幸福烦恼”。
 
  点绿成金产业旺
 
  竹子是梁平重要的自然资源,梁平也被誉为“中国寿竹之乡”,是全国寿竹面积最大的区域,其中明月山·百里竹海有成片竹林35万亩。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我们梁平人而言,百里竹海的竹子就是最丰富的资源。”2017年,刘万义创办了重庆市瑞海竹艺有限公司,开启了与竹子打交道的旅途。
 
  做家具、编灯饰、搭竹亭分别该选怎样的竹子,多大直径、多少竹龄,用什么工艺,他如数家珍。“像这种宋氏茶桌要求材质细腻耐用,直径要小于3.5厘米、竹龄要大于6年,一般只有生长在山体相对贫瘠的铁斑竹才能达到要求。”望着即将交付的一批定制原竹家具,刘万义算了算经济账:原材采购成本近7000元,经过约15天的纯手工编织,成交价则近4万元。今年以来,瑞海竹艺原材竹年采购近70万元,年销售近200万元。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和竹制品发展底蕴,梁平现有奇爽、渝美滋、上口佳、惠成竹业等竹加工企业95家。截至2021年底,全区竹产业综合年产值达12.2亿元。当前,伴随着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的持续打造,梁平区竹食品企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竹山变金山,林业产业汇聚新动能。近年来,梁平按照“生态优先当示范,绿色发展当标杆”要求,积极探索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林业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打造特色经济林产业和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建设绿色富民产业体系,探索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走出一条生态保护、林农致富“双赢”新路子。
 
  “生态饭”才是产业饭、长久饭。围绕林业特色产业发展,以油茶、花椒、油桐为代表的木本油料产业基地已建22个,种植面积达12.3万余亩,年产木本油料9382余吨,年总产值1.2亿元;发展以柚子、李子为代表的各类水果种植面积22.3万亩、产量达13余万吨,年产值近14亿元;因林因地制宜发展林茶、林药、林禽、林畜、林菌、林蜂等林下经济,截至2021年底,林下经济面积发展到3万余亩,年产值达2亿元。
 
  经济与生态齐飞,发展与环境共赢。如今,梁平林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初具规模,呈现“接二连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态势,“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小微湿地+”等新兴经济产业发展带动梦溪湉园、墨林竹院、梁山驿等精品民宿群蓬勃发展。2021年,全区林业产业产值达到33亿余元,农民从林业产业中的收入稳步提高。
 
  逐绿而行百姓富
 
  游百里竹海,看竹山变金山。
 
  国庆假期,前往明月山·百里竹海的游客络绎不绝。“房间是肯定需要提前预订才行,就算吃饭都得排队。”重庆猎神居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宗指介绍,其经营的猎神茶餐厅,每天食宿收入近2万元。
 
  在城中,可游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到山上,可览百里竹海。凭借着“中国森林氧吧”“中国天然氧吧”“国际湿地城市”等金字招牌,各地游客慕“绿”而来。
 
  打造“生态高地”,享受“经济红利”。近年来,梁平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抓手,整合新一轮退耕还林、森林抚育、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将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与促进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激活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和效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梁平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已成功探索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实施林业“三变”改革,建立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庆林投公司的利益连接链条,让农民从林业中获得稳定且持续的收益。
 
  据悉,通过这一创新机制,农户可获得现有林木提前变现、定期林地租金及劳务报酬、远期采伐收益分成等短中长期综合收入,推动林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其中,林地整村集中流转标准为45元/亩·年;每次商业性采伐,林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分别享受45元/立方米、5元/立方米的出材分红;流转年限内,重庆都梁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还将按照每年5元/亩的标准支付管护经费。
 
  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公益林集中管护费、政策性森林保险、“林地入股”、“合作分成”……一项项林业政策不断增加群众资源性收入、资产性收入、保障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走出一条生态保护、林农致富“双赢”新路子。2021年,梁平区多渠道整合政策、资金、项目,向乡村振兴重点乡镇倾斜,带动20万人次务工增收,兑付各类生态惠民补助7525万元,惠及全区25万余人。
 
  此外,梁平还持续讲好生态故事,创新开发特色柚园、精品竹园、森林湿地等研学游线路,依托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梁平柚海科普基地、三峡竹博园等宣教基地,结合科技下乡周、爱鸟周、湿地宣传日等节点,进一步弘扬生态文化,树牢生态文明价值观。

——————————————————————————————————————————————————————————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删除。
 
  校审:丽虹 责任编辑:赵华勇 编辑:黄媛媛
 

上一篇:科技引领创新 知识造就未来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推荐
  • 塔映初心·匠心育人

  • 我的训哥儿

  • 重庆市万州天生城文旅街区年底开...

  • 倡导就地过节丰富旅游需求成都推...

  • 四川省绵阳安州机械化生产助力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