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渝视线
    手机版
    川渝视线
  • 川渝视线
    微信
    川渝视线
首页 > 成渝资讯 > 正文

双城经济圈建设跑出加速度——迎接市第六次党代会系列述评之六
2022-05-23 07:51:11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黄媛媛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要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从此,成渝地区奏响了“协作曲”,“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成了川渝两地共同的目标。
 
  顶层设计自上而下
 
  近年来,成渝地区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质化竞争也十分严重,对带动西部大发展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为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量身定做了宏伟蓝图,亲自谋划、亲自研究、亲自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2020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根据规划纲要,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到2035年,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2020年、2021年,四川省、重庆市四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一件一件落到实处,把党中央的蓝图一步一步变为施工图、作业图。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7.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经济总量占全国和西部地区比重分别提高到6.5%、30.8%。可以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出了一份“强势开局”的精彩答卷。
 
  经济中心呼之欲出
 
  国内首个跨省域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诞生!
 
  5月16日,重庆市经信委发布消息称,由川渝两地联合申报的“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成渝)”日前获工信部批复。批复提出,希望川渝两地将园区建成引领西部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地。
 
  有为才有位。
 
  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使命。两年多来,双方以“合作”代替“竞争”,以“协同发展”代替“各自为政”,一大批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制造业领域,两地联手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不仅确定了20个园区为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还梳理出汽车、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出台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最近又“瞄准”特色消费品产业,准备出台第四个协同发展实施方案。
 
  金融领域,两地共同设立了10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推动统筹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建成西部金融中心。
 
  数字经济领域,两地共同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已建设5G网络站点超13万个。
 
  农业领域,两地共同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创建4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文旅领域,两地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两年多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3份,推动重点任务107项。“宽洪大量CP”(洪崖洞与宽窄巷子组合)等亮点不断涌现。
 
  消费领域,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重庆等五座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同年,重庆迅速出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2个世界级商圈、10个高品质商圈、100个特色名街名镇。
 
  捷报频传。
 
  5月10日,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公布。其中明确提出,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以城市为载体布局建设生物经济先导区。“双城经济圈”再迎发展机遇。
 
  今年一季度,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四川增长5.3%,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西部大地上,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正蓬勃而起。
 
  创新中心轮廓初显
 
  “招聘!招聘!”
 
  “五一”假期刚过,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凤栖湖畔的金凤实验室就开始为即将率先入驻的5个教授课题组招贤纳士。
 
  据悉,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创新的头号工程,金凤实验室今年将力争组建不少于20个科研团队,形成不少于150人的科研人才队伍。
 
  抓住关键环节,承载重大使命。
 
  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川渝创新采用“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一城”即西部科学城,“多园”即两地的国家高新区等创新资源集聚载体。
 
  其中,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重庆科技创新的重大平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自启动建设以来,聚焦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金凤),高水平建设大学城、科研港、科学谷、生命岛、科创街“五大创新支撑”,加速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
 
  两年多来,中科院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项目正式落地,20余人的科研团队已经入驻;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投用近一年来,已招募样本采集人群超过10万人;作为重庆首个大科学装置,超瞬态实验装置正在提速建设。
 
  截至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已签约校地院地合作项目36个,其中19个项目已投用,12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5个项目近期落地。
 
  展望前路,未来可期。
 
  今年4月,《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实施方案(2022—2025年)》出台,计划构建大学城中央科创核心区、大学城科创经济带以及围绕各大学城高校形成的创新小生态,形成“一区一带N个小生态”的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提供强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全面开花。
 
  除了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多个创新平台也大有作为。
 
  2020年5月7日,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等10家科研院所,集体入驻两江协同创新区。截至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已集聚研发机构42家、院士团队14个、创新人才1700余名,促成科技成果转化140余项,孵化企业70余家。
 
  窥一斑而知全豹。
 
  有数据显示,2021年,重庆新引进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中国机械研究总院等知名创新机构16家、累计104家,落地建设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等研发机构64家;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36939家、增长40.1%。创新动力、活力、能力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勇当先锋
 
  共计开行超4800列,开行量全国占比超过30%,运输超40万标箱,回程班列超50%,线路通达欧洲上百个城市——这是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交出的成绩单。
 
  中欧班列(成渝),正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2021年1月1日,首趟中欧班列(成渝)开行。此前,重庆有中欧班列(渝新欧),成都有中欧班列(蓉新欧),竞争多于合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后,两地破除行政辖区壁垒,统一品牌、统一售价。截至2021年底,中欧班列(成渝)已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多、运输货值最高、区域合作最广泛、运输最稳定的中欧班列。
 
  两年多来,这样的改革探索,在“双城经济圈”处处可见。
 
  改革,是敢于尝试。
 
  为持续深化川渝合作,重庆和四川共同打造10个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功能平台。目前,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川渝高竹新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全面启动建设。
 
  改革,是敢于创新。
 
  两地创新实施跨省联合河长制,协同推进河长制和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首创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首创川渝税收征管服务一体化,推行政策执行标准化、税费征管一体化、办税缴费一体化。
 
  改革,是敢于自加压力。
 
  两地全面落实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机制,以重大项目落实重大战略。2020年,两地共同实施重大项目31个,总投资5563亿元;2021年,实施重大项目67个,总投资1.57万亿元;今年,两地共同实施的重大项目增加到160个,总投资超2万亿元。一季度,160个项目完成投资439.5亿元,迎来“开门红”。
 
  改革,推动开放。
 
  在招商上,2021年,川渝在上海共同举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这是两地招商史上首次开展跨地域联合招商,获得世界瞩目。
 
  在通道上,重庆和四川携手融入“一带一路”,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留下共同努力的身影。
 
  在平台上,川渝两地自贸试验区不仅开展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外汇监管互认,还共同拓展国际市场,探索贸易促进合作新途径。
 
  品质生活款款走来
 
  “今后提取住房公积金,川渝两地群众不用‘往返跑’!”
 
  4月27日,“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和“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2项“川渝通办”事项新鲜出炉。川渝两地群众跨区域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实现了全程网办、代收代办和两地联办。
 
  至此,川渝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住房公积金8个跨省通办事项,并创新增加贷款资格校验、跨区域协查2个“川渝通办”事项。
 
  为了群众“稳稳的幸福”,重庆和四川早已行动。
 
  事项通办惠民——两地实施三批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包括创业、交通、就业、医疗、生育等事项,方便群众和市场主体。截至2021年12月底,通办事项累计办理超过868万件。
 
  “办事方便,我们创业安心。”2021年1月8日,在江北区政务服务大厅“川渝通办”服务窗口,企业负责人刘宁拿着成都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颁发的营业执照,笑逐颜开。
 
  生活便捷舒心——2021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启动实施。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是重点。
 
  “政策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四川泸州一家食品厂的工作人员说,公司在重庆渝北设立了直播间和服务团队,川渝间取消座机通话长途费,为公司每年节约上万元。
 
  交通往来便利——两年多来,成渝中线高铁开工、郑万高铁重庆段建设完成,多条高铁建设持续提速;川渝间高速公路出口通道已达16个;川渝两地加速迈入“1小时交通圈”。
 
  生态环境改善——2021年12月,川渝启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今年1月1日起,《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同步施行,这是川渝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首次协同立法。
 
  起跑映照全程。
 
  从一个春天到又一个春天,巴蜀大地绿意渐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其势正成、未来可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校审:丽虹责任编辑:赵华勇编辑:黄媛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校审:丽虹责任编辑:赵华勇编辑:黄媛媛

上一篇:“巴国神鸟”展翅细探达州金垭机场的颜值与智慧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推荐
  • “巴国神鸟”展翅细探达州金垭机...

  • 成渝远方田城开江绘就高质量发展...

  • 保护湿地公园 促进农旅融合

  • 大竹县太极展演深入乡村田间地角

  • 共展生命活力 绽放友谊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