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大竹九小以服务民生为导向,不断创新措施,挖掘校内外优势资源,突出学生兴趣培养,打造艺趣服务课程,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创新特色,科学构建“1+2+N”课后服务体系
“1”即基础课程,开展作业指导、个别辅导、综合阅读等内容,巩固日常学习;“2”指艺体课程,帮助每个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和艺术特长;“N”指科技、人文、劳动等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包括创客、益智、国学等20项课程。学校通过“整班选修”等方式,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名学生的不同潜能。
尊重差异,构建“基本+弹性+实践”作业模式
严控作业总量和时长,构建“基本+弹性+实践”作业模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作业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布置实践类、探究类、体验类作业,确保学困生“管饱”、学优生“吃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感受到作业有意思,让作业成为学生最美的期待。
突出艺趣,打造“体育+艺术+劳动”个性社团
开发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的艺趣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造田径类、竞技类、武术类等体育社团;打造多彩画坊、葫芦丝、管乐团等艺术社团;打造陶艺、园艺、手工制作等劳动社团,让孩子们受到艺术熏陶,收获到成长的快乐、身心的健康和思维的升华。
严格监管,健全“自愿+组织+考核”保障机制
规范课后服务过程管理责任落实。严格按照“自愿参加”原则,采取“学校组织、班级汇总、统筹分组、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方式。健全课后服务绩效考核机制。将参与课后服务工作量、教研创新等情况纳入教师评价考核,在评先树优、职称评聘中予以倾斜,切实提高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大竹九小将继续提升管理服务和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拓展课程资源,强化多元课程评价反馈,推进课后服务工作提质增效,打好“双减”组合拳,增强“为民办实事”活动成效,切实提高办学满意度,打造更有温度的教育。(大竹九小 供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校审:丽虹 责任编辑:赵华勇 编辑:黄媛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校审:丽虹 责任编辑:赵华勇 编辑:黄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