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叶海林
中国网:今年8月15日以来,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占领首都喀布尔,重掌政权。驻阿美军仓皇撤离,引起各国舆论群嘲。如何看待阿富汗局势的急速变化以及美国人败走喀布尔的现实?这些情况对中国有什么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网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叶海林谈谈自己的见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叶海林做客中国网访谈间。(刘桢珂 摄)
中国网:近日来,美军从阿富汗的仓皇撤退,给世人留下十分狼狈的印象。很多美国人都在哀叹美式民主的失败。我们注意到,国内有些网友对此进行了嘲讽,不乏一些叫好的网友。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说美军从阿富汗的撤退其实对中国没有什么好事儿,其实是美国腾出手来对付中国。那么对于网友的这些观点,您是怎么看的?
叶海林:我觉得首先我们要考虑到,就是这两派观点其实是在不同的出发点上,双方的争论并没有汇集在同一个焦点里。美国撤军的狼狈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这个事情没有办法否认,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的网络空间,我们都可以找到很多证据,否认这一点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美国人自己也承认在阿富汗打得非常的难堪。但是这个事情是不是意味着美式民主的失败,我想我们更准确地说,是美国人输出民主的这个手段和战略目标,这些东西统统都是错的。美国人的民主显然不适合阿富汗,它适不适合美国,那是美国人自己的事情,对此我们不做评论。应该说美式民主的这个适用性有很大的问题,至少在阿富汗这个问题上,绝对是一个失败的案例,这一点我们的网友说得没有错。
当然,没有错不等于说,我们就认为说美国从阿富汗撤退对中国是一件好事儿。这两个之间没有直接划等号的关系。美式民主在阿富汗的失败和中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增进,甚至于说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这个是没有直接关系的。那么前一个是一个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而至于说中国的国家利益是否受到影响,这是一个国家利益的问题。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说,那么我们看到美国是主动离开阿富汗的,它的部队打了20年仗,一共也只死亡了2000多人。2万亿美元这个数看起来很大,但实际上对于美国庞大的战争机器来说,这个费用也不是很高,就是美国并不是打不下去了,美国是在心理上不愿意再打了。所以,可以说美国从阿富汗的撤离,军事上的确不成功,但这并不是一个灾难。那么美国仍然有能力在从阿富汗撤退以后,对其它的地方进行各种各样的军事干预,这个警惕心理我们也是要有的。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美国在阿富汗的确遭遇了一个失败。但是这个失败并不等于美国在全球其他所有地方都遭遇了失败;我们也要看到,这个失败以后,如果美国政策调整到位,它是有可能通过节约资源、减少包袱,去更有效地针对它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个我们也要承认。
当然,我们直接地说,就是美国现在就是瞄定中国,把中国当成它的主要竞争对手,甚至把中国当成它的主要遏制对象。但这个事情,从中美框架下,怎么去应对美国的压力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事儿,我们不能指望别人,我们也指望不上别人。美国在阿富汗打成什么样,我们都要去应对美国的压力。这个是没有区别的。
中国网:我们注意到,还有一种声音是认为,如果没有了美军制衡,阿富汗的恐怖主义势力可能会更加猖狂,那么中国西部的局势也会变得更加混乱。您对此怎么看?
叶海林:对这个观点我倒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们新疆的治理,包括我们整个西部地区形势的好转,实际上跟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是不同步的。就是说我们是按照我们的时间表、按照我们的政策、按照我们的战略,最后解决了新疆这个暴恐问题,现在使新疆成为了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这件事情上,我们既不用感谢美国人,也更谈不上说把这个事儿和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扯到什么关系上。老实说,美军进入阿富汗以后,我们西部的安全形势是变得更加复杂了。美国完全没有意愿去针对企图破坏中国、伤害中国人民的恐怖分子的活动,这一点我们在关塔那摩其实是可以明确地感觉到的,美国是拒绝把东突分子交还给中国的。这一点作为一个基本的常识,我们的网民还是要看到的,就是不要认为美国在阿富汗能够压住恐怖分子,中国就安全了。实际恰恰是因为美国在阿富汗,我们西部地区的安全才变得更加复杂。
当然,阿富汗在美国撤退以后,反恐形势是变好还是变坏,那是阿富汗的事情。中国可以提供支持,但中国不能替阿富汗人解决问题。但是阿富汗不管怎么变,新疆不能变,那是我们的事情。这是需要我们自己在国内,也包括我们在国际的外交、政治、军事舞台上去发挥我们的大国作用去实现的任务,这个事情靠的是我们自身的努力。所以,把这个美军在阿富汗的存在跟中国新疆的反恐形势做一个逻辑上的连接,我认为这种连接本身就不适宜。
中国网:好,非常感谢叶院长给我们带来一次非常精彩的解读,不管未来的战局走向如何,我们都非常期待饱经战乱之苦的阿富汗人民可以尽早地进入一个和平的年代,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谢谢叶院长!
(本期人员:编导/文字:韩琳;主持:佟静;摄影:刘桢珂;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