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推进‘双新’实施建设学科高地”研讨会在成都七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基础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一线校长教师齐聚成都,围绕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发展展开讨论。
“双新”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化的改革举措。专家表示,课堂是“双新”改革的主阵地,今后,学生应该成为课堂上最“忙碌”、最勤奋的人,而不是由老师从头到尾唱“独角戏”。
重庆一中校长唐宏宇:好学生是培养和唤醒出来的
从2021年开始,重庆市整体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行“3+1+2”高考模式,也就是语数外3门学科为必考科目,“1”则是在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中选择其一,“2”则是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这4门学科中选择其中两门参加高考。
相比传统的“3+X”模式,重庆一中校长唐宏宇介绍,新高考为学生带来了更多选择方式。为了让学生对人生有充分的规划,重庆一中在高一就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有更多认识,“好学生不是挖掘出来的,而是培养、唤醒出来的。”
在唐宏宇看来,今后教育工作中,需要着力引导家长、学生正确认识国家战略,同时需要强化系统整合等。在创新教育改革中,学校的着力点应该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新高考、新课程对学校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
成都七中校长易国栋:着力课程观转型,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成都七中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成都七中校长易国栋说,在“双新”背景下,课程观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是七中当下的任务。他曾经在一次教师大会上提出,现在学生课上得太多,缺乏消化吸收的时间,缺少自主思考问题的时间,因此提议,是否可以减少上课时间,让学生多花一点时间上自习,参加体育锻炼或者参与社团活动。这一提议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赞同。
他表示,改革的目的是“从育分变为育人”。成都七中高二一名学生曾在一次发言中说,我上初中的时候,每天考虑的就是如何考高分,进成都七中。当我进入成都七中以后,我才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应该是通过努力让更多人得到更好的生活。“没有大的格局,怎么谈责任感?”易国栋表示,对于成都七中来说,将着眼学生的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平台。
川大附中校长米云林:劳动教育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机会
劳动教育是川大附中的一大亮点。川大附中校长米云林在分享中说,将集体劳动中的分工,延续到家庭中会有良好效果。家庭分工越清晰,家庭氛围越好,这种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学习状态也会更好。
劳动是孩子接触生活最直接的方式,为此,学校基于政策认识,开发了相应的课程体系。现在,川大附中校园里种植了水稻、小麦、花生等农作物,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有的学生看到稻谷脱壳而出时,非常激动,他们见证了整个生命的孕育过程。这样的教育是有温度的。”米云林说。他还举例,2021年四川省高考物理题中有一道涉及道路减速带的题目,全省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得0分。他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缺乏生活常识,“因此,劳动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生活、解决问题的机会。”
新闻名词:
“双新”指新课程、新教材,“新”的核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它强调立德树人,强调素养指向,强调让学习真正地发生。(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校审:丽虹 责任编辑:赵华勇 编辑:黄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