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鸣锣开市。作为一家定位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证券交易所,北交所将给重庆带来何种利好?重庆中小企业又该如何抢抓北交所带来的机遇?
政府支持不遗余力
目前全市有境内外上市公司79家,与经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差距
上市公司少,一直是重庆的短板。为改变这一局面,重庆可谓不遗余力。
2018年,市政府出台了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行动计划,部署了17项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出台了《上市财税奖补政策》,对企业上市进行奖补,减轻企业上市前期成本。
2019年,我市首次将上市工作纳入区县实绩考核,引导区县组建了由区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机制,专班专人全程跟踪服务拟上市重点企业。2018年8月、2019年12月,我市分别推动上交所、深交所将西部第一家培训基地落地我市。近几年,我市依托基地共举办了100多场资本市场培训活动。
此外,我市还建立了上市资源储备库,对136家市级拟上市重点企业进行分类培育。锁定其中21家作为2021—2022年有希望上市的企业,紧盯上市关键节点,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打表推进企业上市工作。
尽管如此,截至11月15日,全市仅有境内外上市公司79家,与经济发达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两家渝企率先示范
未来几年,重庆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望在北交所上市
“随着北交所开市,重庆企业将迎来上市的新机遇,上市步伐有望加快。”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认为。
在廖成林看来,与上交所、深交所相比,北交所最大的特点是专注于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且服务对象“更早、更小、更新”。其不仅试点注册制,还实行上市标准四选一,最低上市门槛仅为2亿元市值、最近两年最低净利润要求仅为1500万元。同时,在设定较低的企业市值和营业收入门槛的基础上,北交所还创新性地允许营业收入增长率和研发投入比例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上市。
廖成林预计,未来几年,重庆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望在北交所上市。比如,专注于大数据智能化、双碳产业的企业,与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关联的新型商业企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一些支撑性、支持性产业中的企业,商业模式有很好创新性的企业,以及有独特甚至颠覆性技术、产品有明显领先性的企业,都是北交所上市的“潜力军”。
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基本都满足北交所上市条件,这次两家渝企率先在北交所上市作了示范,希望未来有更多渝企抓住北交所成立的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扩张我市上市公司版图。
上市面临三大瓶颈
部分渝企发展思维传统、不注重品牌建设、运作不够规范
然而,在廖成林看来,重庆中小企业要抢抓北交所带来的机遇加快上市,仍面临三大瓶颈。
其一,重庆部分企业负责人固守于传统思维,朝“新、精、尖”方面和时代趋势靠拢的力度和效果不理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量企业更多是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而不是主动跟随时代潮流去创新、去升级。
其二,对于企业而言,品牌建设对改善经营效果、增强活力和提升盈利能力非常重要,是一种推动企业发展的“巧力”。但在重庆,不少企业往往是埋头傻干,不注重品牌建设。这使得其在行业和市场缺乏品牌影响力,盈利能力不足。
其三,部分渝企抱有投机心理,忽略公司治理和规范化运作。这可能导致一种后果——企业在经营收入、净利润等财务指标方面满足上市条件,但由于在合规性方面不符合上市要求,也通不过上市审核。
政府企业形成合力
相关职能部门要提升服务精度,渝企要有创新思维并狠抓规范化运营
渝企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抓住北交所带来的新机遇?
廖成林建议,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一方面,企业要创新思维、打开思路,主动走在时代前面去捕捉新商机、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而不是跟在别的企业后面去升级改造。同时,企业负责人一定要重视并狠抓企业的规范化运营,不要对上市抱有投机圈钱的认识和期盼。同时,还要积极树立品牌意识,千方百计打造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更好的获利能力和成长空间。
另一方面,政府要从培育一大批上市公司和准上市公司这样的目标出发,通过产业政策激励企业大胆创新、大胆涉足新兴产业和进行品牌建设,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全市产业结构,为企业上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和教育,引导企业树立通过资本市场促进自身更好发展的意识,重视规范化运营,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事实上,重庆已有谋划和行动。
据江北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北区已储备了一批比较好的上市后备企业。两江新区也在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专精特新”培育库在培企业已有330余家,且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
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统筹发挥好企业上市联席会议机制作用,采取超常规、非常态的工作方法,指导区县落实企业上市属地责任、联合市级部门形成上市工作合力、打造优质多元的上市生态圈、持续加大上市培训辅导力度,提升服务精度,坚决打赢上市攻坚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校审:丽虹 责任编辑:赵华勇 编辑:黄媛媛